【普安新闻】检修进行时——检修一线的“奋斗者”
来源:甘肃普安制药 作者: 时间:2025-8-14 阅读:
在技改检修的繁忙时期,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氛围。这是一段特殊的日子,不仅是对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和治理的关键时刻,更是考验干部职工凝聚力、战斗力的时候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“战役”中,涌现出一批批技术骨干,他们不断探索新技术、新方法,为检修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,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、担当和奉献。
技改“多面手”——满振元
安全帽下目光如炬,工作服上沾满焊花,手中的水平仪比手术刀还要稳。他就是被同事们称为 “多面手”的满振元。面对冷冻机组安装的复杂环境,满振元主动承担布局优化重任。通过现场勘测相结合,他提前完成冷冻机组分布方案,巧妙避开与其他管道的交叉冲突,减少返工率,为后续施工赢得宝贵时间。同时,他全程参与管道安装督导,确保每一处支架定位精准,系统运行零隐患。针对车间换气效率低的痛点,满振元主导射流风机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实施。从材料选型到路径规划,他采用“分区”模式,对10台风机冷冻水分布进行动态优化,使车间空气流通效率提升,员工工作环境显著改善。在管道焊接环节,满振元严格推行电焊工艺标准,带领团队完成焊口300余处,合格率达100%。通过控制电流参数、分层焊接等工艺创新,焊口密封性通过2.5MPa超压测试,系统耐久性显著提升。“每个焊点都是责任状”,满振元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技术骨干的担当。他的专业精神不仅为本次技改交出满分答卷,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技改“实干派”——张国鹏
在配制灌装车间技改项目攻坚战中,张国鹏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,从设备安装调试到操作维护全程参与,展现出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卓越风采。在设备安装阶段,张国鹏严格把控条包机进液管路及清洗管路的连接质量,通过精确计算管路坡度、反复测试密封性能,确保系统“安得对、连得通、调得准、跑得稳”。他逐一检查安全防护罩、急停按钮等安全装置,实现设备安全防护100%达标。面对先进的控制系统,他刻苦钻研人机界面操作,精准掌握开机/关机等7大标准流程,熟练进行配方管理、参数设定等核心操作,建立完整的故障处理知识库,涵盖8类常见报警处理方案,系统学习CIP/SIP程序全流程操作规范。在生产实践中,他严格把控灌装量、封口完整性等5大关键质量指标,确保产品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9.8%以上。张国鹏深入钻研设备原理,从陶瓷泵工作原理到热封技术要点,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,不仅要做到“会操作”,更要“懂原理、守安全、能应急、重保养”。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,让他从普通操作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,为车间提质增效作出突出贡献。
技改“交响师”——顾臣祖
在提取车间中控室内,生产管理部技术员顾臣祖正在主导自控系统联动调试工作,这位被同事们称为“技改交响师”的年轻人,用专业与匠心奏响了智能化升级的华彩乐章。“指挥交响乐,每个乐器都需在精准时刻奏响正确音符。”顾臣祖这样诠释他的工作理念。新提取车间自控系统虽已稳定运行两年,但长期处于单机模式。作为核心维护者,他像一名严谨的乐手,在日常运维中持续打磨技术细节,为系统联动调试积累了宝贵的“乐谱”。此次技改中,他化身“系统指挥家”,与工程师团队紧密协作:从程序编写的“音符校准”、模拟仿真的“预演排练”,到现场调试的“合奏磨合”,通过百余次参数优化与逻辑调整,让各工序如精密乐器般协同运作,关键工艺参数误差控制在±0.5%以内;更创新构建“安全声部”——通过出渣间底盖操作三级确认机制、关键参数动态预警连锁等16项措施,为生产安全筑起智能屏障。这场“技改交响曲”的成功演绎,预计使车间自动化率大幅提升,故障响应效率显著提高,不仅为产品质量装上“定音鼓”,更标志着公司向智能化示范车间迈出关键一步。
于平凡处见不凡,于细微处见真章。每一次故障的排除,每一个隐患的攻克,每一项检修的完成……都承载着一线检修工人的奉献与担当。他们没有豪言壮语,默默用行动诠释责任;他们躬耕一线,用敬业温暖万家灯火。他们是光明的守护者,是时代最可爱的“追光英雄”!
上篇:
下篇: